严慈从不主动提起父亲的身份,他只想做上海5万名人民警察中普通的一分子。
从警第一天起,“烈士严德海的儿子”这个身份就如影随形。想进打击办案队,周围人嗫嚅嘴边的问题:是不是受到父亲的影响?转入社区,居委会干部投来的目光交织着心疼与关心。两年前,市公安局杨浦分局决定重启那枚尘封十余载的警号038229,将其换发给新江湾城派出所民警严慈。
(资料图片)
佩戴上父亲的警号,走出年少失怙的痛楚,严慈用两年时间做成了自己,成长为新江湾城这片大型国际化生态社区里人人称道的“小严警官”。
刚过去的周末,他提前给父亲祭扫,擦拭铜像上的警号——不仅仅是儿子对父亲的思念,更是两代人民警察职责与信念的接力。
“这份工作有干头”
2005年,严慈14岁,少年的烦恼只有眼前的期末考试。
奇怪的是,父亲几天没有回家,母亲总是默默拭泪。直到7月1日,他被带到长海医院ICU病房门口,一排橄榄绿制服将玻璃窗挡住,里面停放着严德海伤痕累累的遗体,这是严慈与父亲的告别。
“第一反应这不是真的。”
2005年6月22日凌晨,时任市公安局杨浦分局巡特警大队大队长严德海最后一次出警,冲进熊熊烈火,用身体将纵火犯制服在地,保护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,自己却严重烧伤,抢救数日后终因多脏器衰竭不幸去世,被授予烈士称号。
往事点滴涌起:“他很少提工作上的事,回家后就像每个普通的父亲那样,关心我的作业,周末带我出上兴趣班。”
唯一一次“扎台型”,严德海带回一盒录像带,内容是新闻媒体跟拍他跃过超市结账台解救人质的画面,尽管妻子一直后怕地连连嗔怪。
然而,待严慈长大后加入人民警察队伍,依然无法亲身体会父亲曾面临的凶险,一方面客观环境发生了变化:过去十年,上海公众安全感和公安工作满意度两项数据连续提升。在安全有韧性的超大城市里,母亲希望他当一名普普通通的民警,严慈则决心走好自己的路。
“当警察就是要破案子”,他怀着一腔热血进入四平路派出所执法办案队,碰到的第一起案件是电瓶车失窃案。他用三天时间锁定被盗车辆与嫌疑人,自信地拨出报警人电话通知对方来认领。对象连声道谢,严慈觉得:“这份工作有干头!”
“长大后成为自己”
严慈很少把自己与父亲联系在一起,却始终无法回避旁人的关注。
众人看来,严慈从警似乎是一个“长大后我就成了你”的故事。但他却觉得,“长大后成为自己,才是更重要的人生命题”。也因此,获得父亲警号之初,他颇有些压力。
彼时,严慈已调入新江湾城派出所担任社区民警,责任区是大型国际化生态社区,里面住着不少外籍高管,还有学校、湾谷科技园等,面积大、人口多、业态丰富。
就拿社区工作最基本的事项来说——敲得开门、说得上话,在这里也是个难题。部分外籍居民对上海警务工作不了解,严慈就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准,“用规范的法言法语讲理,用真诚的服务心态讲情”。
譬如,两个邻居因电子猫眼是否侵犯隐私,引发数次争吵。严慈搬出民法典释法说理,并提出调整角度等办法从中协调,将矛盾化解在源头。社区里新零售超市采用自助收银系统,却频频失窃,严慈第一时间追赃挽损,还组织商铺召开“警情分析会”,群策群力加强管理,堵住大小疏漏。
在仁恒怡庭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崔小英眼里,严慈已经是个能独当一面的严警官。仁恒怡庭小区毗邻上海音乐学院实验学校,放学时,小区门口三车道马路每天都被围得水泄不通,居民深受困扰。严慈利用休息时间,将学校周边的马路走了个遍,主动联络交警部门,挖掘出上百个临时停车位,缓解了周边停车难。“严警官给力”成了居民的问候语。
这一次,038229,真正成为严慈的警号。
作者:周辰
编辑:占悦
责任编辑:祝越
*文汇独家稿件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