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资料图】
前不久,位于北京海淀区的西三旗万象汇正式开业,受到广泛关注。预计今年北京商业综合体还将密集“上新”,全年新开大型商业项目达23个,约为前4年新开商业面积之和。随着北京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加快建设,消费市场不断焕发新活力。
近年来,北京、上海、广州等城市集购物、娱乐、餐饮、观影于一体的商业综合体不断涌现,满足了消费者多元化、一站式消费需求,也带来了全新的消费体验。
近日,由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主办的CCFA新消费论坛——2023中国购物中心与连锁品牌发展峰会在深圳召开。本届峰会以“形态 业态 生态”为主题,汇集商业领域的企业管理者和行业专家,聚焦购物中心和连锁品牌发展进行广泛交流,探寻高质量发展之策。
数据显示,截至去年底,我国购物中心百强企业共有各类购物中心2772个,总面积2.881亿平方米。与此同时,随着市场环境、消费行为的深刻变化,大型购物中心面临新机遇和新挑战。
“推动大型商场深度转型发展,是实现长期发展的现实选择,是购物中心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、出发点。”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副会长武瑞玲表示。
提升产品和服务供给水平。各地不断创新发展文化、艺术等新型服务业态,优化餐饮供给。上海百联·青浦奥特莱斯成立新概念俱乐部,推出“一站式”满足消费者物质、文化需求与多元化生活方式的消费场景,营造奥莱新生活空间,去年销售额达到近50亿元。
打造差异化、个性化服务体验。一些地方突破购物中心原有商业模式,把文化、旅游、体育、展览、教育、培训与购物结合,让购物中心成为社交中心和第三生活空间。杭州奥体印象城着眼内容运营,杭州首个室内雨林、首个屋顶无边水景……这些设计将购物中心与自然生态巧妙融合,将奥体印象城打造成“最具度假感商场”,去年新增会员28万人,全年销售额超35亿元。
在数字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, 构建消费者满意的数字化服务,是大型购物中心的必修课。专家建议,大型购物中心要充分利用物联网、云计算、大数据等技术手段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。比如,智慧停车系统的启用,一方面能够方便消费者快速找到停车位,另一方面在其离开时也能快速结账,节省时间成本,让消费者享受到宾至如归的感觉。
专家表示,通过人工智能、大数据、物联网等数字技术赋能,大型购物中心可进一步提升规划、运营、管理水平,创造能够满足消费者、品牌商户等多方需求的运营空间,进而实现共同发展。